禁令落地!歐洲炭黑價漲!輪胎或面臨短缺!
- 發(fā)布時間:2024-07-27
- 發(fā)布者: 超級管理員
- 來源: 本站
- 閱讀量:990
事件回顧:歐盟委員會在2023年2月25日宣布,對炭黑和合成橡膠分別實行75.25萬噸的56.302萬噸的進口配額,這兩項進口配額的有效期至2024年6月30日。并于2027年
7 月 1 日起禁止進口俄羅斯炭黑。
隨著歐盟對俄羅斯炭黑和合成橡膠的禁令于7月1日正式生效,歐洲汽車行業(yè)正面臨著潛在的供應鏈緊張局勢。由于輪胎的關鍵原料——炭黑和合成橡膠的供應受限,多家歐洲主流汽車公司開始擔憂其輪胎供應可能受到影響。
原料漲價,成本轉嫁
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國際布倫特原油期貨的結算均價已達到85.03美元/桶,與第一季度相比,每桶價格提高了3.27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則上浮了5.63美元/桶。在歐洲市場上,通過殼牌裂解設備購買的RFO和CRO的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7.4%,單價范圍已從每公噸780美元漲至845美元。此外,盡管今年第一季度亞洲和歐洲的天然氣價格回落至俄烏沖突前的水平,但在第二季度出現了顯著的回升。在4月至6月期間,TTF、JKM、HH的均價分別達到8.7美元/百萬英熱單位、11.2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和2.4美元/百萬英熱單位。與上一季度相比,這些價格分別上漲了17%、18.7%和19.1%;
禁令臨期,需求攀升
ChemAnalyst的數據顯示,至2024年6月末,經紅海航線運往匈牙利等地的新羅西斯克炭黑的離岸價格已突破每公噸1300美元,年內價格上升幅度高達60%。這一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在于,2024年上半年歐洲替換輪胎市場重煥生機,進而推動了炭黑需求的提升。米其林在24日最新公布的半年報中指出,歐洲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替換市場實現了6%的增長,而卡車替換輪胎在歐洲的銷售需求雖然下滑了2%,但在第二季度出現了回升,最終達到了2023年的銷售水平。同時,為了應對俄羅斯炭黑供應可能的中斷風險,歐洲炭黑生產商開始積極儲備庫存,這一行為進一步刺激了炭黑的市場需求。
非傳統(tǒng)旺季,運費飆升
自今年4月起,受紅海航線變更、港口堵塞等多重因素影響,亞歐、北美和南美等關鍵航線的海運費持續(xù)攀升,至今已有三個多月。與去年5月底相比,當時運往歐洲的海運集裝箱價格僅為每大箱約1600美元,而在紅海事件之后,海運價格急劇上升,到今年6月底已飛漲至7000~8000美元。海運費的上漲,無異于加重了炭黑消費者的成本。ChemAnalyst的數據揭示,從上海經由韓國到鹿特丹的炭黑運輸費用,每公噸已增加200美元。而經由印度港口的貨物,每公噸的費用更是額外增加了250美元,導致5月和6月的現貨價格優(yōu)惠幾乎被全面取消。
基于此,ChemAnalyst預測,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里,歐洲的炭黑供應情況預計將持續(xù)看漲。但到2024年7月底,供應增速可能會逐漸放緩。同時,考慮到第二季度原油價格的高位運行以及炭黑原料的大量庫存,預計炭黑N220的現貨價格將小幅上揚2-3%。放眼出口,市場無限
據海關數據表明,2023年我國炭黑出口的主要目的地集中在亞洲地區(qū),占總出口量的75%~78%。而在歐洲市場,出口則主要流向波蘭、德國和匈牙利,其中尤以波蘭和德國最為顯著,兩國合計占據了出口總量的54%,波蘭一國便占據了34.6%的比重。
觀察今年上半年的情況,除了波蘭、德國和匈牙利保持高占比外,特別是在今年的3月、4月和5月,塞爾維亞的占比進一步上升。整個上半年,我國炭黑對塞爾維亞的出口占比超過了德國,躋身至第三位。
中塞兩國的自由貿易協定于2024年7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達成的首個自貿協定。隨著兩國之間的商貿活動日益頻繁,這一協定將為炭黑的出口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和更多的機遇。當前,歐洲炭黑市場蘊含著巨大的商機,這對我國炭黑來說是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因此,我們炭黑企業(yè)應積極推進“走出去”的發(fā)展戰(zhàn)略,努力提升企業(yè)的國際化運營水平。同時,實施以科技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發(fā)展策略,不斷增強自主創(chuàng)新研發(fā)能力,以此吸引國際客戶的目光,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